近日,国家商标局公布一批获准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。我省“恩施玉露”在列。至此,全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达到53个。
国家地理标志商标,被认为是打响区域品牌、提升行业整体形象的金字招牌,越来越受重视。但大多数地理标志商标在申请完成后,却受到企业冷落。
以“襄阳高香茶”为例。襄阳是全省主要茶叶产区之一,2010年初以玉皇剑、汉家刘氏、荆山锦等5家茶叶加工企业为核心,组建襄阳高香茶专业合作社。2011年,“襄阳高香茶”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商标。近日,记者走进玉皇剑、汉家刘氏等品牌专卖店看到,每家企业都在极力推广自有品牌,贴上“襄阳高香茶”标志的产品都被放在很不起眼的角落。记者走访当地多家茶叶经销商,90%表示不知道“襄阳高香茶”。
与“襄阳高香茶”类似,大悟绿茶、宜都天然富锌茶、恩施富硒茶、伍家台贡茶等地理标志商标,在市场上也鲜为人知。记者在武汉多家大型超市调查发现,除“孝感米酒”、“京山桥米”等少数产品外,我省大多数获得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,均在市场上难觅踪迹。
“金字招牌”缘何被冷落
谈到不使用标志的原因,一家襄阳高香茶专业合作社成员企业负责人表示,申请地理标志商标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冒产品冲击,至于它对品牌价值的推广作用有多大,还没感受到。其次,地理标志商标其他企业也可以用,大力推广很可能会淡化企业自有商标。第三,为使用地理商标,光换包装的费用就得花不少钱,算经济账划不来。
福来品牌营销顾问机构董事长娄向鹏表示,地理标志保护反映的是一个行业和地域的情况,并不针对哪个企业。现在企业在对外推广产品时,都注重推出自己的商标,而不愿花精力去吆喝地理标志商标,因为吆喝自己企业的商标要比地理标志实惠得多。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目前,工商、质监和农业管理部门都是地理标志的管理部门,多头管理对企业和消费者也易造成混乱。
龙头企业带动是出路
难道国家地理标志只是一个华而不实的摆设?答案是否定的。“京山桥米”未注册地理标志商标之前,当地数百家大米加工企业几乎家家生产“桥米”。因市场混乱,曾经作为皇家贡米的桥米市场价每斤只有两三元。2009年,“京山桥米”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成功。当地有关部门严格管理“京山桥米”商标的授权,放手让国宝桥米公司等龙头企业宣传推广京山桥米品牌。如今,贴上地理标志的京山桥米每斤能卖到七八元。
华中农业大学副教授李志平认为,现在不少地方对申报地理标志商标趋之若鹜,更多看重社会效益而非经济效益。申报成功后,主管部门应乐于从台前撤到幕后,将品牌创建、市场推广等工作“外包”给龙头企业,转而做好行业标准和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。否则,就出现申请时轰轰烈烈、申请后销声匿迹的尴尬。
链接
优质特色产品的标志
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,并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、信誉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。
申请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”是目前国际上保护特色产品的一种通行做法。通过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可以合理、充分地利用与保存自然资源、人文资源和地理遗产,有效地保护优质特色产品和促进特色行业的发展。“地名+品名”是地理标志的核心内容,属于当地生产经营者全体。地理标志的注册者获得的不是“地名+品名”文字的商标专用权、而是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的专用权。(记者 占林涛)
上海商标注册网 www.sbzcsh.com